認識台灣麵條四大天王

  • Post category:部落格

認識台灣麵條四大天王
「麵食」在台灣的飲食生活中,與米飯站有同樣的一席之地,不論是遠赴他鄉求學的學生或是努力工作的上班族,小時候都一定有吃過媽媽的拿手菜,有時深夜來一碗陽春麵還可以解鄉愁呢,現在來帶大家了解一下台灣常見的四種麵條:意麵、陽春麵、麵線、油麵,以下的說明會麵麵俱到。

意麵
意麵的麵條顏色呈鵝黃色像是玉如意般的光澤,是因為麵粉中加入雞蛋,台灣意麵的起源地在台南鹽水,又被稱作意麵或是鹽水意麵,最早是在明鄭時期來自福州的夥頭兵所創,因此又被稱做福州意麵,但是在福州反而吃不到喔!
意麵最傳統的吃法,只需稍微川燙、淋上肉燥,再搭配豬肉片,就是最美味的吃法,另外,台南意麵的另一種特色吃法是鍋燒意麵,其實是早期冰箱還沒那麼發達時,為了將麵條方便保存,人們便將意麵下鍋油炸,麵質炸後更膨脹酥鬆,適合湯汁類料理。

陽春麵
陽春麵是上海最大眾化的麵食,而它的調味非常簡單,就是高湯中加入鹽以及少許蔥花的清湯麵,因此也有人會稱之為「光麵」或「淨麵」,陽春麵的製程不難,以低筋麵粉加入水、鹽拌均勻即可,因此三種原料的比例分配也成了各家製麵廠的秘密配方,擀麵也是製程中重要的一環,但現在不少店家會以機器代勞,將麵條反覆壓成扁平狀,再壓至表面光滑,吃麵時才能感受到Q度,有些煮麵達仁提醒,陽春麵煮久易爛,因此建議貯水時可加入些許鹽巴,如此一來即便煮的時間稍長,麵條也能維持Q度。

油麵
油麵的製作過程中會加入食用鹼增加Q度,因此麵調會帶有淡淡的黃色,再加上早期油麵通常是川燙好之後林上沙拉油或花生油拌勻,品嘗麵挑本身的香味,而辦了油的麵條也會使麵條增加光澤不會相黏,因此稱作「油麵」,油麵在台灣小吃上常常看見,像是羹麵、炒麵、擔仔麵等等,但是由於油麵屬於熟麵的一種,不能久放,夏天在室溫只能放上一天,所以吃不完的油麵衣錠要冷藏,才不容易壞掉。

麵線
麵線最早是起源於唐朝,是達官貴族才能享用的特殊麵食,通常會獻給年紀較長,雅尺不伶俐的大官,而麵線細長且不易斷裂,因此也象徵著長壽平安,又被稱為「長壽麵」或「太平麵」,早期麵線又分成「本地麵線」與「福州麵線」,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盤面的方式不同,吃起來的口感也不一樣,本地麵線較為軟爛細絲,福州麵線則因為將麵糰搓拉成手指粗細般的麵條,再不斷的以八字形盤繞在棍棒上,因此福州麵線較有韌性及Q彈。